不是我常用的技术栈开发的,算是个练手的东西。朋友也想用,就简单封装成产品,提供出去。
以前总会在朋友圈发自己热烫的生活,这很好,是热爱生活的表现。但看完卡耐基的人性两部曲之后。有些你认为好的东西,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打扰。有一个自个儿的思维自留地,自个儿耕耘,等到未来的某一刻,让这最美的礼物绽放花朵......^_^
既然朋友也想用,那就写了个用户体系,自己登录进去记录自个儿的事,互不打扰。
首屏找了一个一句话的api,有名人名言,经典名句,还有各种好玩的文案。每刷新一次,就重新出一条。挺好玩的。
前一段时间骑行,从一堆乱涂鸦的桥下路过,吐槽了这件事。去飞哥俱乐部玩的时候,朋友吐槽在那演出被城管撵。
扫墓的时候见到老姑,跟老姑吐槽了一下。后来,涂鸦桥乐队火出圈了。其实小镇摇滚青年挺多的,好几位知名乐队曾经的乐手就出自这里。乐于看到这种活动能被大众接受。也希望文旅部门能助力更多年轻人的创造力,带动小城文旅发展。
昨天喝完酒,从那桥下路过,见到乱涂鸦的已经被康哥重新覆盖了。康哥画的好看多了。
飞哥说给他们换个好位置,在电厂文化街区搞了块地,搞成摇滚主题乐园。虽然能理解做法,但不看好后续发展。远去的列车和风中的理想,才是迸发出强烈吸引力的源泉。也许只有在那种情境下,摇滚精神才是最理想的,地下摇滚的精神。换到那种地方以后,这种属性必然不在,热度无法持续。短期内可能会吸收到部分热闹的看客。但旧厂区和摇滚的碰撞,在其他地方,也有成熟的case。北京798,合肥1980之类的。
突然想到一句话,大概意思是,我所痛苦的,不是自己所喜欢小众文化,突然被大众接受。而是因为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,对这种文化的糟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