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周没看完的《道德动物》,各种观点理念相对枯燥。所以花了两个小时读完一本《差点就脱单了》来调剂。两本书混插着看,反而别有一番新感觉。
不知《差点就脱单了》的作者小姐姐,是在什么机缘之下写就此书。用了二十六章,描述了她至此33岁的人生岁月所经历过的24段情缘。情窦初开始,盲目结婚,闪电离婚,而后愈发疯狂。各种瑕疵品类都被她准确命中,还一再强调自己是智性恋,虽然她所表述中已然竭尽所能的筛选。
在经历几十位后,终于有了反思。
“我后来反思过自己,我发现,我失去了与人磨合的能力。我的世界观里只剩下筛选而非改变。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。”
“在感情里挑挑拣拣的人,我失去的,不仅仅只是一个男人,而是一种爱人的能力,也是一种与人长时间磨合、相处的能力。”
“我失去了做梦的能力。”
反思还比较中肯,然并卵。至文末,作者与闺蜜已然放弃爱情。作者的运气太差了?总是碰到不靠谱的人吗?也不尽然,在她行文中,有几章还是可能美满的,然而她因过往伤痛,太过警醒,过早放弃了,错过了。而又几章,该早早放弃的,又煎熬至最终。全是一时兴起啊,与当时心境关系很大。
悖论。
若我写这类题材,我写不出三章,暧昧、观察、初恋三章结束。在这方面人生经验太少了,但认为少更好。没有记忆,反而不会有应试效应,做过的题,在换下一个人重做一遍,少了些由心而发,很是无趣。
看作者一些时而有的要求,对不同人又没有的要求,混沌无常。
《道德动物》给我解释了很多新知,“雄性热切与雌性矜持的水平,性选择的强度,求偶、亲子关系、忠诚和背叛行为中的许多微妙方面。对与人类这个物种来说,亲代投资的两性不平衡并不像许多其他物种那样明显。”
两性这些腌臜事,是基因的选择,是自然的选择。有人说缘分,有人说吸引力。我觉得不要努力,自然会帮我选择。毕竟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满足,奇妙缘分降临才能的感情,也说散就散,背刺扎心。
所以,我躺平,这事不是努力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