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恋的最终完结篇

昨夜未眠,起来写就此篇,以为反思,总结。

346天,是她提出分手到今天的时间。她关闭了沟通窗口,我留下最后的台阶,这种包容,已经退无可退。只好如此了,彻底的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,在认识613天的时间记忆里。

机会、时间等沉没成本的诚意已经给到,我无愧。在不想解释什么是更珍贵的品质,什么是真正的付出。能被普遍的泡妞手段骗走,智力水平也不可能于我践行长期主义,相伴终生。

缘起

我曾感觉相遇的奇妙缘分很美好,轻松愉快,是我疲惫生活的解药。相同的志趣,共同的爱好,同样的脑回路,又能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。一切看起来很完美。后来知道不可能三角,才明白,有些完美并不完美。反而,遗憾也是一种完美,总有在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有着缺憾。多次被质疑,后来明白,那是她内在的投射。

缘灭

正式成为男女朋友后,因着我的投射,认为我们是相同的人,会专注在对方身上,发现更多的优点,小火慢炖出更深层次的羁绊。因着生理性喜欢,总是想亲亲抱抱。一个月后一次南湖跑步。她坐下拿起手机回复别人信息,我坐在她身后抱着她,眼睛就瞟到不该看信息,这是我大脑开启质疑开关的开始。这是我没处理好的地方,我该挑明直陈,而不是退后观察。又一个月后,第一次被分手。我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,很懵,且百思不得其解。最后归为小女孩的任性而为。现在想来,你洗澡的时候,洗澡水忽冷忽热,你就应该知道有人在和你共享水资源了。

缘终尽

两个月后,又一次南湖,回归男女朋友,我想这已经能证明我的心意了,我如此委屈。24天后,再次被断崖式分手。又两个月,我处理完应急事务,重加微信,被告知,请勿打扰。

我留了网站,记录成长,留了台阶。爱自有天意,我关了博客和女友特权我的当下。既然选择,就不要在张望,好好珍惜当下,专注发现身边人的优点。每个人都有缺点,盯着缺点,就放大缺点。爱哪有天意,不过自己的主观推断,关注在哪就感受在哪而已。

总结

我的第一段恋爱,虽然真正在一起“谈恋爱”的时间不长,前后加起来见面不过一月余。但是我认定的人,现在的结果,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,我要为我的选择负责。我为什么会认定 1.生理性喜欢,初见的美好和初期相处的愉快,沟通的顺畅,因为在相互在看见的过程,在关注探索对方。 2.如上所述的匹配程度高,爱好相同,脑路一样,生活趣味趋同几乎的门当户对。 3.爱读书思考,圣人之路都是一样的路径。读书经验生命,才有可能最终绽放最有力量,最美好的生命体验。

我曾买一块车载彩色led屏,计划在一起的第二年生日,去山上露营重新表白,按现在流行的说法,表白由一束鲜花开始。我觉得重点不是鲜花,而是承载情感的法器。但如果可以认同,空口表白,也有其值得认可的生命力。这是一个需要突破心理枷锁,鼓起万分勇气,携带者纯净的心,表达出来的爱慕之情。在得到我愿意三个字的时候,这一刻就值得给一种人更好的活下去的勇气。

我对恋爱技巧不足,有时候很懵,不知道该如何回应,为什么她会有这种行为。所以经常陷入大脑宕机状态。

人不脱离低级趣味,总归是要情绪和价值。很少有人能超越基因的陷阱,这是我的缺陷,不该有这么高的理想。

真爱是不会走散的,即使有误解,有未表达清楚,有情绪,有很多很多问题,两个真心相爱的人,都最终会找到解决办法。反过来,轻易断联,散了,那还比较幸运,验证了不是真爱。

我想这段情带给双方都有成长,她不会在出现由着情绪爆发,而出口伤人的话。因为无论个体究竟具体体验到什么,只要这些感觉能提高适应性,它们将成为物种心理的一部分。她从我这里学到了一些松弛,享受生活,感受世界。

也许很多年后,会突然顿悟当初的爱有多深刻。但往事以随风,亦成惘然。

虽然很挫败,但也学到很多,以前未有的经验和知识。下一次,尽量完美一些。

我仍坚持简单,专注,持续,对值得的人。

成长

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,找到一个很能聊得来的人,

真爱和假爱的区别,真爱只需本来的样子被对方看见和接纳。但是啊,跟不爱你的人在一起恋爱的感觉,真的特别好,他风趣幽默,成熟稳重,很会照顾你的感受,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情,不管是什么,是不是真的对你有好处,他都无条件支持你,无条件信任你。跟真爱的人在一起,却并不完美,偶尔会感觉很累,他会考虑很多,很长远,宁愿冒着争执的风险也要讲道理,有些东西不是想要的,但觉得对你有好处,他还是会给你。

有句话说,喜欢是放肆,爱是克制。喜欢发展出了爱,就又放肆有克制,就在人的线性思维里造成了混乱,变的看不清。所以,真爱稀有,能留住真爱更为稀有。

///

2024年7月21日

由此看出,我的情绪问题还未真正的解决,行文带着很多的个人投射。恋爱是两个人的事,所以该从双方的角度/全局的角度去衡量,但爱情没有对错,只有我愿意。

几百天,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我心里,不合适到底不合适的是什么。是年龄大?这个问题最初认识的第一天就达成共识,年龄不是问题。是三观不同?从我的角度,看表面现象,德行啊表达的很充分,对弱势群体的态度,对公众下行为的自我约束。表现的比我还强烈。最近看的一本书里有对这种投射进行的分析,这可能是自我缺失部分的投射,就是说,本来并不具备这些德行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期会有这么多缺乏教养的行为。是爱意不足?我浓烈的感情,独一份的,完全的倾向到一个人身上了,还能不够诚意?细想来,可能是表达不够。

为什么我很喜欢,却表达不足。

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思考,明明很喜欢,却总反着表达,是怎么回事。可能在最初的炙热未得到正向反馈的时候,这种能量就被疑虑抵消了。再往后的时间里,总处在低功耗的状态下,这种状态时,你浓烈的情感无法表达。一个冷知识,行为传染效应,如果内核稳定在炙热的状态,也可能会引导回来。但这个时候,我想先放一个放吧,时间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,可惜现代的感情消逝的太快。

我太不喜欢做那些表面的行为,我全部的表达出自内心真实的状态,我想我只做我自己,那个真实的自己,我不想别人爱上我,是因为其他,而只是因为我是我。所以,那些具象化的表演,本心是非常抵触的。但带上不喜欢,进行社会化实践的尝试,我去用这种肤浅的行为,去和其他女生暧昧。结果是太容易散发强吸引,尝试被我快速终止,我可不想欠下情债。

得到一个新的认知,就是无论和谁在一起,其实都只是和自己在一起,是自己内在投射的外显选择。外面没有人会真正的爱上一个与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,大多只是爱上了那种感觉,那种对称的价值。无论爱上,先爱自己,这句话真的成立。

相关推荐

大模型打擂——文章解析篇

大模型打擂——文章解析篇

刷到一篇鸡汤文,“怎么判断一个男生本身就是很好的人?”然后想让大模型来分析下论点的正确性。看看哪个大模型胜出。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xvJekq7AbFpebcoN8shQ 1号选手:元宝·hunyuan T1 深度思考 从多个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,以下为你详细分析: 1. 真正“不错”的男生看似“无聊” - 人格...
阅读全文 →
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

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

阮一峰的博客,搞IT的大多数应该都知道,或像我一样常看常新。以前多看的是技术性文章,学习一些技术能力。看完阮侠写的文集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,已经集文成书。加上最近在看的凯文凯利的《2049》。一个比较悲观,一个比较乐观的对未来进行的他们视角上的理解。对两方预测不做评价,毕竟未来未来,当下还看不到准确的运行轨迹。 阮侠,以前持有技术让生活美好好的理想。从2002年开始一路研究各种新技术,并秉持...
阅读全文 →
远离一切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人

远离一切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人

!https://i.junwei.bid:89/i/2025/09/08/h2krz1.webp 血月晚,和朋友喝酒。 聊到孩子、养老,最后被我拉到人工智能+的话题,看看朋友们对这个的认识程度,结果很失望。他们都搞不明白未来会是什么样,还以老了,跟不上了为意识。而且还引到互联网+时代中,我所进行的尝试,必定失败的言论。脸红脖子粗的状态。以前我听这话会生气,会躯体化反应的反击。现在我没有“...
阅读全文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