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去二姨新买的房子,给她参谋参谋,毕竟我也是开过装修公司的人,虽然二姨没找我给她装修,只是叫我过去帮她看看家电啥的国补怎么操作。
午饭快好,我才将到,顺势吃饭。饭间就聊新房,发现二姨夫自己都买完了,叫我来的目的是国补啊。火急火燎的叫我来,是听说国补要结束了。我都说商务部发的文,年底才结束啊。
为了不白吃,努力献上一条信息。某天晚8点开始,有国补、平台补、厂商补等综合补贴,可拿满60%。二姨夫听后摇头,拿出小本本一笔笔写上原价、国补后价,优惠多少。自顾自的沉浸在自己得到的武功秘籍里。
饭毕,去新房。
二姨夫带我参观,比划着某个区域怎么布局。
介绍完后,我就刚得到的信息,加以改进,比如推荐安装前置过滤器啊,电视买多大的啊,卧室窗帘装电动啊,某个动线布局怎么更好啊。
每一条建议,都会被二姨夫否决,以他的认知。否决两次后,我也改了话风,不然又会不愉快(我终于认识到情绪也如刀),努力找补。先摆事实,电动窗帘我用的很好,早起根据起床时间设定开启,阳光撒进房间,能更好的起床。晚上自动关闭窗帘。然后情绪肯定,当然根据你们的生活习惯。
这是不是就是大男子主义。
什么样的人最难改变?是执着于标准答案的人,停止了成长,认知系统不迭代了。
虽然本来可以帮二姨省一半的装修费,但是既然人家选择多了这部分支出可以安心,咱也不能强行让人认同。毕竟在每个人的认知下,认同的都是让人安心的部分,咱也得尊重每个人的命运。
我要我记住:
真正的稳定, 不是躺平在过去的高地上。 而是在新的变量中, 构建你的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