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标签化自己

为了认识自己,研究过一段时间星座,后来得出结论,星座是“巴纳姆效应”。人总是对笼统的概括性描述产生自我认同,觉得准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。

后来认识了X,知道了MBTI,使用标签化分类人群。现在我知道,不应这么分,这也是笼统的概括,对人并不准确。

怎么是更科学的认识自己呢,我从行为心理学中得知,人的思想、情绪和性格,都体现在“行为”中,并受“环境”和“学习经验”塑造。要认识自己,就要观察自己的行为模式 → 分析触发因素 → 理解背后的动机与条件 → 改变或优化行为

有很多年,我都保持写日记的习惯。很多时候,都会写成流水账,即便是流水账也是有意义的。为了微记录,我先后尝试了flomo、memos,后来又自己开发了当记,以便更符合我自己的使用习惯。就是在践行行为心理学倡导的行为记录法

“你无法管理你不能测量的东西。” —— 彼得·德鲁克(管理学之父)

而后,竟渐渐开始实现王阳明心学,你不是你的想法,你是你重复的行为。”这也是行为心理学的本质。

不要标签化自己,因为标签化自己的时候,会被误导。INTP官配是谁谁,而后潜意识会被牵引,去模糊化的认为官配合适。后来我又想到,我一定是INTP么,也不一定准确。最科学的还应该归根溯源,使用脑科学去寻找答案。我有大量的记录数据,有效数据从2007年开始至今,大约有18~9年的记录。这些数据显示,我的左侧额叶功能较为发达。比如这几天在看的《生万物》,在战争戏的时候,不自觉地就厌蠢起来,这逻辑多么。在比如,我开始关注我与这个女生是不是可以构建出长期结果,而后发现某些行为显然不对,左额叶又发挥了作用,自动解构出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。有时候我自己都说不清是因为什么,但大脑会自动运行,就人们说的直觉。

然后我的DMN网络异常发达,这部分就涉及到后扣带回皮质、 楔前叶、内侧前额叶皮质、顶下小叶以及双侧颞叶皮质。好处是,创造、联想、预见可能性的,因为它这些组织互相串门。这部分也造成我很多困扰,比如早上醒来后,放空时。某个人的身影就在脑海里投影,想遗忘困难重重。这部分也涉及海马体,可能遗忘也是这部分区域的发达。

在被创伤性损伤的杏仁核,经过这两年的修复后,恢复到之前的水准。还好,在有意识慢慢的修复这些边缘系统。

人格画像

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\n
维度特征
自尊水平极高,自我价值感强
独立性高度自立,经济与精神双重自主
爱情观理想主义,追求纯粹、同频、深度连接
认知能力批判性强,善于逻辑分析与系统思考
依恋类型安全型偏回避(深情但不纠缠)
应对方式用理性包裹情绪,用智慧掩饰心痛
人生哲学相信“相信的力量”,重视成长与觉照

相关推荐

大模型打擂——文章解析篇

大模型打擂——文章解析篇

刷到一篇鸡汤文,“怎么判断一个男生本身就是很好的人?”然后想让大模型来分析下论点的正确性。看看哪个大模型胜出。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xvJekq7AbFpebcoN8shQ 1号选手:元宝·hunyuan T1 深度思考 从多个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,以下为你详细分析: 1. 真正“不错”的男生看似“无聊” - 人格...
阅读全文 →
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

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

阮一峰的博客,搞IT的大多数应该都知道,或像我一样常看常新。以前多看的是技术性文章,学习一些技术能力。看完阮侠写的文集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,已经集文成书。加上最近在看的凯文凯利的《2049》。一个比较悲观,一个比较乐观的对未来进行的他们视角上的理解。对两方预测不做评价,毕竟未来未来,当下还看不到准确的运行轨迹。 阮侠,以前持有技术让生活美好好的理想。从2002年开始一路研究各种新技术,并秉持...
阅读全文 →
远离一切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人

远离一切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人

!https://i.junwei.bid:89/i/2025/09/08/h2krz1.webp 血月晚,和朋友喝酒。 聊到孩子、养老,最后被我拉到人工智能+的话题,看看朋友们对这个的认识程度,结果很失望。他们都搞不明白未来会是什么样,还以老了,跟不上了为意识。而且还引到互联网+时代中,我所进行的尝试,必定失败的言论。脸红脖子粗的状态。以前我听这话会生气,会躯体化反应的反击。现在我没有“...
阅读全文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