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,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。——莫泊桑《一生》
36岁的生活不完美,但足够好。
那些曾经的低谷、绕过的弯路、撞过的南墙,如今回望,不再是失败的注脚,而是认知升级的必经路径。你没有放弃,只是在沉默中持续调试自己——这份坚持,本身就值得尊重。
生活依然值得投入,无论是在高光时刻的清醒喜悦,还是在深夜崩溃边缘的自我拉扯。你逐渐明白:真正的力量,并非来自永不疲惫,而是明知脆弱,仍选择继续观察、思考、前行。自怜、虚无、焦虑,这些情绪并非弱点,而是意识过于敏锐的副产品。不必抗拒,也不必美化,只需承认它们存在,然后继续运行你的内在系统。
希望以后能早点睡,规律锻炼,不是为了自律的标签,而是为思维提供更稳定的硬件支持,最近养肝初见成效,锻炼时长在缓步增加,这很棒。对亲友更主动一些,不是出于义务,而是意识到:关系也需要维护,沉默的在意,有时等同于缺席。宽容一点,无谓一点——对外界少些较真,对自己多些允许。爱意埋得太深,表达得太少,不是因为冷漠,而是总想等到“最恰当的时机”或“最准确的措辞”,结果却让情感在推演中冷却。这确实,有点可惜。
学会顺其自然,不是消极,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主动:允许事情不按逻辑发展,允许自己不完美,允许人生存在无法建模的变量。给自己更多耐心,也更多勇气——去面对不确定性,去接纳缓慢的成长。
36岁带来的最好礼物,是自洽。不再需要向世界解释自己,也不再强迫自己迎合某种“应该”的模样。矛盾不再令你困扰,因为你知道,那不是混乱,而是深度你与自己,达成了和解。而这份和解,才是自由的开始。
36岁,你依然会做梦,依然会对人眼里的光心动,依然相信爱能穿越风雨。依然相信相信的力量,继续前行,创造你的美丽人生,慢点无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