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年前提互联网+的时候,我还在吭哧吭哧的带队从0到1的研发HIS系统。看到风起云涌的各类应用在快速上线,接收市场的检阅。心里也有很多小想法枕戈待旦,终于在进入舒适区的生活后,叠加各种因素,果断辞职创梦。
虽然后来,天时地利人和的都相继失败,但没事,人工智能+的机会又来了,这次心无挂碍、无所顾忌。
8月26,《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发布。“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,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,加快形成人机协同、跨界融合、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”。
特别之处有几点。
“到2027年,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,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,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。到2030年,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%,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。到2035年,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,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”
还有两年时间要实现这项设想是否可行,我觉得完全可行。我感觉AI的到来,使人类的进程在加速,完全有可能在后年之前完成这个设定目标。而这背后所带来的经济产值,将会是巨量的。人工智能是否可能成为新的“蓄水池”呢?万亿产值应该是可能的。背后的原因是中国有应用这些资源的最大优势,电力、算力、算法、人才和产业体系完备。只把模型做优,没有应用场景也不行,第一步去闯这些应用场景,就能凝聚科技、资产、产业、应用等的正循环。从股市上也能看出端倪,目前创投圈萎靡,Ai方向的创投保有活力。
所以,我能做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