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老爹回老家参加老表家小孩的婚礼!刚到家的场面,就给我震惊住了。进门,权且叫客厅的房子已经清空。几个不认识的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在忙活着布置墙面。走进看,发现贴在墙上的都是用的真钱。老表给解释,老家结婚比较热闹,几个舅舅给贴喜字,一家就用6万多,整个墙面贴完,要用十几万。
多少年不回老家,我也头次知道这种习俗。之前我还鄙视福建那边用竹篾抬现金,多么市侩,多么庸俗。到自己家,还是儒林之乡,竟然也这个样子。
我觉得,两个人结合,结婚了。搞个婚礼,一是传统习俗,二是昭告天下,三是亲戚朋友聚集一起热闹热闹,送上薄礼,是对新组建家庭的资助。后来发现,现在的婚礼味道很不对。婚礼成本逐年增高,礼金已经很难摊平酒宴婚庆成本了。
老表说,家里连吃3天席。我和老爹吃了正日子中午一顿酒回来了。没继续感受车轮席的风味。3天酒席的支出,就比较巨大,农村礼还轻,主家还在上礼的时候回赠一个红包。估摸老表这次婚礼也要透支。
老家的特色,官坝牛肉,确实很好吃。整体味道感觉比淮北的好,虽然说菜量不是很多,盘子虽小,也够管饱。这一点我觉得南方人胜出,够吃就好,不充门面。
婚庆,这个行业。看来是哪个地方都差不多,同质化比较严重啊!我想出现在我婚礼现场上的,童年记忆板块。南京的婚庆团队考虑到了,很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,老人小孩无感。在唱《奔跑》这首歌的时候,看到对对面桌有位美女跟着唱起来。记忆杀确实可以搞一搞。